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、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重要部署,强调要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。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,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,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,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、情感、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、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。
——2016年11月30日,习近平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、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
事实充分证明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、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。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,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,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、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!
——2021年2月25日,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、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,用好红色资源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,深化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——2022年10月16日,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,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。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、相互欣赏,相互学习、相互借鉴。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、民族观、文化观、历史观,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。
——2019年9月27日,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
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,紧紧围绕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,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,发挥文化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的作用。
——2020年9月22日,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
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,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不断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,发展壮大主流价值、主流舆论、主流文化。
——2024年10月28日,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
强化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、制度保障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,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,强化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、制度保障,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、精神文明创建、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。坚持全民行动、干部带头,从家庭做起,从娃娃抓起。
——2017年10月18日,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
我们要立足中国,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,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平、文明素养,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。
——2018年5月4日,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。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了很大功夫,取得了明显成效,但立物易、立心难,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“长”、“常”二字。要强化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、制度保障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运用法治手段激浊扬清、扶正祛邪,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。
——2018年8月,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