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气控制系
为落实全员育人,引导新生明确成长方向、树立人生目标,9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,王卫红副院长以“我心中的理想学生”为主题为电气控制系全体新生讲授了一堂立意深远、温暖务实的班会课。课堂上王卫红副院长结合时代需求与教育真谛,用生动的故事为新生们阐述成人成才、与人相处的道理。
立足技工教育定位,她以“上海手表与瑞士手表”的故事作对比,点明技工教育的使命——既要培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,更要孕育未来的“大国工匠”。她指出成为理想学生的根基始于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塑造。她援引行为心理学研究:“21 天重复形成习惯”、“90天重复铸就稳定习惯”等,强调行为形成习惯、习惯塑造性格、性格决定人生,并通过“什么样的性格是好性格”提问,梳理出阳光、热心、和善、可信等核心特质。
道德完善必须放在首位。这是王卫红副院长对理想学生的核心定义。她强调:缺乏文化滋养易催生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和“高学历野蛮人”,而有文化的人必然生命力旺盛,对世界满怀爱与诗意。结合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的观点,她叮嘱新生要坚守人格底线:“即便成不了圣贤,也必须守住道德下限,这是人类的最后屏障。”
课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。王卫红副院长的课让同学们明白,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,更要修炼品格、涵养心性。要想有好的未来应该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,努力成为有道德、有理想、有能力的技能人才。此次主题班会讲座,不仅为电气控制系新生厘清了成长脉络,更为他们扣好了技能学习生涯的 “第一粒扣子”,为同学们成为兼具技术素养与人文情怀的行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