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思政课程改革,构建育人新体系——我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
发文时间:2025-05-22 撰稿人:admin
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,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,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。5月20日下午,我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,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委委员、商学院院长刘尧飞博士就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专项指导。讲座由王卫红副院长主持,院领导、中层干部、教研室主任、全体思政教师及各系专业骨干教师到会聆听。

刘尧飞教授系统阐释课程思政“三三四四” 体系,即遵循学校教育、学生发展、思政教育三个规律,把握隐蔽性、依附性、浸润性三个特性,筑牢课程和课堂、教材和教学、教师和学生、院系和教研室四个基础,实现全课程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员育人、全方位育人四个目标。

他结合电子商务、汽车维修、电气自动化专业,解析《网店运营》《汽车检查与维护》《照明线路》等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:电子商务专业嵌入乡村振兴案例,培育 “三农” 情怀;汽车维修专业通过环保实训,强化职业伦理;电气自动化专业以科技传承历程,激发创新使命。
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阶段性目标,刘尧飞教授提出:短期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,中期实现实训环节思政元素全覆盖,长期形成 “课程思政 + 专业” 特色教材。他同时强调,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需推进三个转向,即整体架构向多维整合转型、内容体系向全面浸润转型、教学方法向技术迭代转型。
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刘教授的讲座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,大家将认真思考、学习梳理,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,注重实践应用,紧紧围绕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的“三位一体”目标,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,结合专业特点与地方特色,挖掘思政元素,强化教学设计,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和途径,充分彰显课堂主渠道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,推动“课程门门有思政、教师人人讲育人”机制落地见效,逐步向着“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”的教育成效迈进。
